1950年4月,经过细致分析和多方考量,四野15兵团司令员邓华决定在4月16日傍晚19时开始渡海作战。那一天,大军准时从海岸出发,发起了对驻守海南岛的国军薛岳部的强力进攻,标志着海南岛战役的正式爆发。
一、
之所以选择在4月16日傍晚19时开启横渡任务,背后自然有着充分的战略考虑。早在3月,邓华便带领兵团前指开始精心筹划登陆作战。在兵力调配、战术部署以及如何应对敌机敌舰等方面,前指的工作人员和邓华团队密切合作,几乎完成了所有计划的细节。然而,登陆时间的确定一直让人犹豫不决。毕竟,与传统的陆地作战不同,横渡大海充满了未知和风险,如果不充分考虑,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,甚至让驻岛的敌军变得更加猖狂。
最终,40军军长韩先楚提出的建议,解决了这一问题。他认为,首先,形势刻不容缓,敌人已经开始警觉。前些日子,我军小分队的成功登陆已经引起了敌人的防备,但薛岳依旧未做出有效的应对,因为他一直认为我军的主力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起进攻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军若快速实施大规模登陆,将会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战略震撼。若拖延时间,敌人必定会作出更加严密的防守,这将使得大规模登陆的难度大大增加。
其次,季节因素也至关重要。根据韩先楚的调查,琼岛附近的海面每年谷雨过后,都会有一段时间无北风,正是这个时机最适合我军登陆,越过海面推进。若抓住这个机会,便能顺利实施登陆,并迅速展开作战,从而打击敌军的残余力量。综合考虑后,邓华最终决定在4月16日发起行动,并确保登陆的时间定在19点。根据水文部门的分析,16日晚上海面流速适中,且有东南风,适合夜间横渡。更重要的是,水文专家计算出,17日拂晓时,海面会开始涨潮,而按照我军的航行速度,届时已接近海南岛海岸线,利用潮水可以加速登陆进程。
展开剩余74%所有的条件都指向一个关键时刻——4月16日傍晚19时。于是,邓华下达了命令,40军的第一梯队,包括118师、119师、120师358团,连同43军128师,共计25000余名战士,登上了船只,悄然驶向琼岛。而作为第二梯队的43军2万余名战士,也在随后紧随其后。
渡海的过程相对顺利。40军出发后不久,遭遇了敌方大型巡逻军舰的袭击,但战士们毫无惧色,迅速采取了事先演练过的战术,用三四艘船吸引敌舰火力,其他船只则从敌舰背后出其不意发动攻击。经过一番激烈交火,成功击退了敌人。到了17日凌晨2时,40军的先锋部队已经逼近海岸。此时,琼崖纵队的战士们也赶到并与40军配合,迅速清除敌滩头阵地,成功完成登陆。
登陆后的战斗非常顺利,40军的战士们充满了兴奋和信心,迅速展开纵深进攻。119师进展尤为迅速,不仅突破了敌人多个据点,还在短短时间内深入20多公里,抵达了临高山一带。与此同时,43军在玉抱港和雷公岛一带也顺利登陆,并开始向福山推进,至18日上午成功占领福山。
然而,虽然登陆和推进都异常顺利,战士们仍然没有掉以轻心。许多人都听说过薛岳在岛上的“固若金汤”防线,早已做好了苦战的准备,但眼前的情况让他们产生了某种错觉——这道防线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坚不可摧。胜利似乎触手可及,但正是在这时候,韩先楚凭借多年的战场经验,察觉到了异常。
二、
自从国军大规模败退后,海南岛成为了他们残兵败将的最后栖息地。为了确保岛屿的防守,陈诚推荐了薛岳担任海南岛防总。薛岳上任后,便投入大量精力建设防线。他的防线设计可谓精心周密,海陆空三方面都无一遗漏。地面上,他布置了11万兵力驻扎在海口、灵山、福来等地,并在关键位置构筑了大量工事。海面上,则是舰船巡逻,而空中也有专门的部队执行空中侦察任务。防线建设完成后,薛岳十分自信,甚至为此取了个威风的名字——“柏陵防线”。
然而,在琼岛上,尽管我方有琼崖纵队的游击活动,敌我力量悬殊,薛岳深知自己必须在防线中下足功夫,绝不容有失。因此,40军的快速推进引起了韩先楚的警觉。韩先楚知道,薛岳不可能如此轻易放弃他精心搭建的防线。因此,40军推进的顺利程度,反而让他产生了不安的预感。
实际上,韩先楚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薛岳的确有自己的计谋。他并未把防线全力投入对付我军,而是将主力集中在东线,打算先击溃43军。薛岳认为,如果能集中优势兵力,迅速消灭东线的43军,接着再全力对付40军,必定能将解放军一网打尽。因此,他在西线刻意薄弱防守,想让40军为东线的43军提供救援时,因距离过远而无法及时赶到。
这一计划的高明之处在于,它利用了40军在登陆后的快速推进,想要引诱我军陷入分割的局面。然而,韩先楚的敏锐直觉让他看到了问题,他迅速决定调整战略,令40军停止当前的推进,转而向43军的阵地移动。
三、
43军的登陆初期进展顺利,但很快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当他们攻占福山时,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情报,称有大批敌军正在逼近。薛岳迅速调集了5个师的兵力,准备在福山一带将43军困住。薛岳的计划非常简单,利用自己兵力优势,迅速将43军围歼。为此,他还在海口精心安排了“祝捷大会”,等待着胜利的来临。
然而,薛岳并未料到的是,韩先楚的判断准确无误,并且40军迅速赶到。面对敌人压倒性的兵力,43军奋力抵抗,为40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40军不顾敌人堡垒的重重阻碍,以及敌机大炮的轰炸,全速赶往东线。当40军赶到时,薛岳的计划已经被彻底打乱。
此时,薛岳的部队前后受敌,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。他原本想要迅速消灭43军的计划,未能如愿。而40军的到来,使得薛岳陷入了无解的困境,最终不得不下令撤退。然而,面对我军的强大攻势,薛岳的撤退依旧无法阻挡解放军的攻势。最终,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,40军和43军联合向海口发起猛攻,仅用一天便成功解放海口。
至此,国军在海南岛的防线彻底崩溃。薛岳的指挥中枢被摧毁,防线被撕开,剩余的国军部队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最终于1950年5月1日全岛投降,海南岛迎来了胜利的曙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旺网-专业在线配资-股票场内配资-场内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