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破除误解,正确认识疼痛和疼痛科
疼痛是身体的“求救信号”,是一种临床症状,但持续超过3个月的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。我国门诊就医患者中首发症状多为疼痛,而慢性疼痛比例更是居高不下,半数以上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超1年,却仅少数人正确就医。
疼痛医学科是医疗系统中唯一一个以症状为命名的科室,主要的任务就是急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,是专门研究“疼痛”这一症状的科室。而疼痛治疗的原则就是“以最小的代价,换取最大的利益”。
常见认知误区:
❌ “疼痛不用治,忍习惯了就好了”
✅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长期忍痛会导致神经对疼痛更敏感、大脑对疼痛的记忆强化,最终可能发展为难治性慢性疼痛。慢性疼痛会引发焦虑、抑郁、免疫力下降、睡眠障碍,甚至影响寿命。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若早期干预,就可避免发展为顽固性疼痛。
❌ “止痛药会上瘾,能不吃就不吃”
✅ 规范用药成瘾率低于0.1%,医生会分层制定方案:优先使用无成瘾性的非阿片类药物。
展开剩余92%❌ “哪里疼就看哪个科”
✅ 多数疼痛需多学科协作。如腰椎间盘突出症,骨科解决结构问题,疼痛科专注神经修复与功能恢复。
❌ 疼痛治疗后必须“完全不疼”,否则就是无效
✅慢性疼痛的治疗目标是功能改善而非完全无痛。癌痛患者将疼痛从9分降到3分,即可正常睡眠、进食;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通过治疗减少爆发痛频率,生活质量大幅提升,即为有效。
二、疼痛的诊疗:从生理到心理的综合干预
①精准诊断
疼痛科医生需掌握神经学、影像学、心理学等多种跨学科知识,区分疼痛类型:如神经病理性疼痛(如三叉神经痛、带状疱疹后遗痛):需神经调控。炎性疼痛(如关节炎):关键在于抗炎修复。
②创新治疗技术
三、核心使命:系统解决疼痛问题,守护生命尊严
疼痛科不是只会开止疼药打封闭针的科室,疼痛治疗的范畴也不局限于临时的止疼处理。疼痛科的核心使命是:以患者为中心,通过专业化、个体化的疼痛管理,消除或控制疼痛,恢复功能,提升生活质量,最终实现疼痛相关疾病的科学防控与康复。
疼痛科医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,采用药物、微创介入、物理治疗等多元手段,针对性降低疼痛评分,减轻患者躯体痛苦,尤其在急性痛发作时快速干预,在慢性痛中实现长期疼痛管理。
图1: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
图2:电针治疗
针对病因治疗,预防急性疼痛转为难以逆转的慢性疼痛(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、腰椎术后慢性痛)。将慢性疼痛视为独立疾病,而非其他疾病的“附属症状”,对原发病控制后仍持续的疼痛(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痛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)进行专业化诊疗,弥补其他科室在疼痛精准管理上的不足。
图3:C臂引导下腰交感诊断性阻滞
(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)
以“恢复生活能力”为目标,通过控制疼痛使患者能够正常睡眠、进食、工作和社交,减少因疼痛导致的失眠、焦虑、活动受限等身心损害,尤其关注癌痛、纤维肌痛等难治性疼痛患者的功能重建。联合心理评估、认知行为干预等手段,打破“疼痛-情绪恶化-疼痛加重”的恶性循环,实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康复。
西苑医院手术麻醉科(疼痛医学科)简介
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手术麻醉科(疼痛医学科)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西苑医院 “大医博学,厚德济民”的院训,致力于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、提供舒适化诊疗服务、改善各种急慢性疼痛等,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以“中西并重、精准微创”为核心理念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。
业务范围涵盖:
一、全力保障全院手术科室的各种临床麻醉,运用现代麻醉学理论实现精准用药,加速术后快速康复(ERAS)与中医辅助技术有机结合,如应用针刺、耳穴埋豆、穴位电刺激、五行音乐疗法等缓解患者术前焦虑以及防止术后恶心、呕吐等常见并发症。
二、手术室外舒适化诊疗,无痛胃肠镜、无痛膀胱镜、无痛人流、日间手术麻醉等,全院气管插管危重患者抢救。
三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手段为广大患者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、疑难复杂性疼痛。目前主要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、痛点注射技术、中医电针、臭氧、特殊手法针刺、平衡针、腕踝针、循经筋取穴针刺等治疗手段,形成了介于内科和外科手术治疗之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。诊治范围包括:
痛性疾病:各种类型头痛(偏头痛、紧张性头痛、丛集性头痛),软组织疼痛(急慢性腰扭伤、腰肌劳损、棘上棘间韧带炎、腰背肌筋膜炎、梨状肌综合征、纤维肌痛综合征、腱鞘炎、足跟痛、跟腱炎、肩周炎、网球肘、软组织损伤),脊柱源性疼痛(颈源性疼痛、颈椎病、肋间神经痛、腰间盘源性疼痛/腰椎间盘突出症、坐骨神经痛),癌性疼痛(晚期癌症疼痛、骨转移性疼痛等),神经病理性疼痛(三叉神经痛、急性带状疱疹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、神经损伤后疼痛、中枢性疼痛、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疼痛、交叉神经相关性疼痛、复杂性疼痛区域综合征)
非痛性疾病:顽固性呃逆(打嗝)、急性面神经炎(面瘫)、面肌痉挛、突发性耳聋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、失眠、神经性皮炎、顽固性鼻炎、阿尔兹海默症等。
四、麻醉治疗学领域,运用麻醉药物、技术及理念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,例如通过神经调控技术与麻醉药物以及中医药联合治疗顽固性失眠、抑郁、皮肤难治性瘙痒等。
专家介绍
张丽,手术麻醉科(疼痛医学科)科室负责人,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后;首都医科大学博士,师从我国麻醉领域杰出专家田鸣教授;山东大学硕士,师从我国疼痛医学奠基人之一傅志俭教授。
专长:临床麻醉、无痛舒适化医疗、疼痛治疗。擅长多种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、老年麻醉管理、急慢性疼痛的诊治及麻醉治疗学,如:颈肩腰腿痛、头面部疼痛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、糖尿病外周神经痛、膝骨关节炎、肩周炎、癌痛、鼻炎、耳鸣耳聋、急性面瘫、神经性皮炎、难治性失眠、快速抗焦虑抑郁、亚健康状态调节等,尤其擅长影像下的微创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疼痛。
出诊时间:周一上午,周一晚间
高秀梅,主任医师。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镇痛分会副主任委员,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,中国针灸学会针麻分会委员,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麻醉与疼痛学组委员 ,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术期学会委员,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北京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理事,于2023年参加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,分享讨论阿尔茨海默病、卒中后认知障碍及脑白质病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研究,参与研究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,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文章。
擅长中西医结合麻醉及中西医结合疼痛治疗,创新中医特色诊疗技术—循经筋取穴针刺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、周围性面瘫、突发性耳聋收效显著,并采用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方法结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、三叉神经痛、带状疱疹神经痛、颈肩腰腿痛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癌性顽固性疼痛、阵发性眩晕、耳鸣等。
门诊时间:周二、五上午,周二晚间
毛文虹,手术麻醉科(疼痛医学科)副主任。
擅长急慢性疼痛的诊断和综合治疗;癌症疼痛,三叉神经痛、颈源性头痛、紧张性头痛、颈肩部疼痛、腰背部疼痛、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痛以及带状疱疹、带状疱疹后遗症等疾病所致疼痛的诊断及微创治疗。
出诊时间:周三全天
王尚平,副主任医师。
擅长急慢性疼痛的诊断和综合治疗,肩颈部急慢性疼痛,膝关节炎,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诊断治疗。
出诊时间:周一全天
冉德伟,副主任医师。
擅长各种急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:肩周炎,肩袖损伤,颈源性头痛,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,颈、腰椎术后疼痛综合症,三叉神经痛、蝶腭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,膝、髋、踝关节痛,腱鞘炎、筋膜炎,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,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、心慌等疾病,过敏性鼻炎,突聋、耳鸣等疾病。
出诊时间:周一晚间,周五、六上午
李文霞,副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。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和急慢性疼痛、癌痛诊疗工作。2018年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西学中班。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疼痛。
擅长颈源性头痛、带状疱疹神经痛、颈肩腰腿痛、各种神经痛以及慢性肌腱肌肉相关疼痛。
出诊时间:周二全天
张书伶,主治医师。
擅长颈肩腰腿痛的诊断及微创治疗,膝关节炎,髋关节炎,腰椎小关节炎,带状疱疹及后神经痛,各种神经痛及筋膜炎的诊断治疗。
出诊时间:周四全天
王培达,主治医师。
擅长以神经阻滞、穴位注射治疗、三叉神经痛、颈源性头痛、紧张性头痛、肱骨外上髁炎、腱鞘炎、前斜角肌综合征、腰背部疼痛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痛以及带状疱疹、带状疱疹后遗症等疾病所致疼痛。
出诊时间:周五下午
赵静霞,主治医师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。
擅长:头痛(偏头痛、肌肉紧张性头痛、颈源性头痛)骨关节痛(颈椎疼痛、腰椎间盘膨出、膝关节炎、退行性骨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、足跟痛)。神经痛(三叉神经痛、急性带状疱疹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、肋间神经痛、神经损伤后疼痛)
出诊时间:周六下午
刘欢,主治医师,硕士研究生,从事临床麻醉10年。
擅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与麻醉治疗综合疗法,包括颈肩腰腿痛(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骨关节炎)、神经病理性疼痛(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)、软组织疼痛、术后疼痛综合征、顽固性瘙痒(带状疱疹相关瘙痒、皮肤神经性瘙痒)以及疼痛常伴随的焦虑、失眠、情绪障碍等症状。
出诊时间:周日上午
赵睿,主治医师,硕士研究生,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。
擅长:擅长影像引导下急慢性疼痛及非痛疾病微创治疗。头痛;软组织疼痛;脊柱源性疼痛;骨关节痛;癌性疼痛;神经性疼痛:三叉神经痛、急性带状疱疹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、下肢血管闭塞症所致疼痛、糖尿病性神经痛;非疼痛性疾病;顽固性呃逆(打嗝)、急性面神经炎(面瘫)、突发性耳聋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、失眠、顽固性鼻炎等。
出诊时间:周日下午
发布于:北京市嘉旺网-专业在线配资-股票场内配资-场内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